12月2日和12月3日,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广保教授受学校邀请分别在绵阳校区与成都校区(东区)开展以“老子道家学派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张广保带领参会师生走入了道家世界,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烈。
绵阳校区讲座现场
成都校区(东区)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张广保首先以道家文化切入中华文化,提到当今中美文化碰撞大背景下道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并且以道家文化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为例,表示许多国家自发地进行翻译,使其风靡全球,其中宣扬的普世价值观也逐步被外国接受。张广保还提到,当今中美间的博弈既是文化间的博弈,也是整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
随后,张广保抛出“中国哲学的开端是老子还是孔子?”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张广保引用了陈鼓应先生在《道家哲学主干说》中提出的有关老、孔学说定位的两个新概念来进行对比论证,张广保讲道,从哲学角度出发,老子首先提出了世界本源、万物生成等重要哲学议题,在对比之下,孔子却没有这类的哲学问题意识。张广保的回答让学子们恍然大悟,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张广保讲授画面
紧接着,张广保向天府学子重点讲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表示,从世界文明的大视野来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分为三个较大的历史时段,而老子就是其中轴心时代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的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虽然也有像道家学派的老子那样,对传统的仁义礼乐价值体系进行犀利的批判和再诠释,但诸子百家中更多的学者却是像孔子那样述而不作,对传统更偏重于传承,因此老子在中国的轴心时代的哲学思想发展与传承中起了重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张广保还讲述了道的五个特性,即“超越性”“本源性”“形上性”“遍上性”“自我生成性”,其中张广保着重分享了“自我生成性”。他谈道,道的“自我生成性”本质是指道永恒地处于自我运动之中,与世界的本质相似,由此得出道家学说对天地万物规律的总结。
绵阳校区天府学子认真听讲
成都校区(东区)天府学子认真听讲
讲座最后,张广保向学子们分享了过去学习哲学的故事。他说道,哲学总是晦涩难懂,但细细咀嚼吞咽后又唇齿留香,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很难坐在阳光下慢慢了解哲学。张广保鼓励天府学子去了解哲学,学习哲学,因为哲学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对人的三观世界的建设作用更是不可估量。时代滚滚洪流,各类文人墨客都化为繁星点点,唯哲学如一碗清茶历久弥香。
结束之际,袁勋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而忘记慢下来沉淀自己,希望各位天府学子在闲暇之余体会慢生活,通过学习哲学修身养性,将哲学的智慧应用到生活与学习中,帮助个人成长,成就更好的自己。愿天府学子在时代洪流中看清本心,在哲学中沉淀自己,在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天府青年。
团委宣传部:雷良风
摄影:宋帮鸿、陈粤
初审:李思佳
复审:冯艺
终审:车学文
2024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