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扶贫专题 扶贫成果 正文

来马镇地格村小产业帮扶项目——蔬菜大棚助力贫困户生活品质提升

2018-10-16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对口帮扶甘孜县来马镇地格村,该村距甘孜县城35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处高原高寒地带。全村共37户228人,其中残疾人21人、僧尼16人、学生45人、低保户17户88人,现有贫困户10户61人,贫困原因主要集中在因病、因残、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无发展意识。2013年,村年人均收入仅1590元,属于深度贫困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干旱缺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农作物基本“靠天吃饭”,种植结构单一,以青稞和土豆为主。村民饮食结构单一,常年主食为糌粑,肉、蔬菜均靠用青稞“物物交换”,思想落后,缺乏发展意识和市场意识。

地格村现状

2018年3月底,根据学校安排,我校驻村干部刘强同志进驻地格村,经和学校领导多次实地调研考察,与来马镇党委及地格村村两委反复协商沟通,征求地格村村民的意见,学校决定投入42600元,为每户贫困户建立32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以期有效解决贫困户蔬菜供应、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通过农民夜校辅导,提升村民蔬菜种植技能。项目在5月初顺利实施完成。

为贫困户建立的蔬菜大棚

在充分考察、调研蔬菜种类的基础上,学校为贫困户购买了三月瓜、黄瓜、莴笋、青椒、西红柿、大白菜、生菜、菠菜等蔬菜种子700余元,分发到贫困户手中,农技员详细为贫困户讲解每种蔬菜的播种方法、浇水时间、温度控制等关键环节。

由于村民都是第一次接触蔬菜大棚,缺乏基本的种植技能,对蔬菜种子的间距、生长过程的温度调节、菜牙移栽等都不熟悉,为此,学校设立了蔬菜种植技术辅导员公益岗位,每月发放600元补贴,聘请对种菜有一定经验的贫困户手把手逐渐教会大家种菜,提高贫困户农业技能和积极性。

经过近两个月的精心照料,每个大棚的蔬菜长势都非常好。贫困户青麦拉姆说,自己从来没有看到长得这么好的菜,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没有菜吃,再也不用青稞去换菜来吃了,多余的青稞可以拿去卖钱。贫困户向巴启措菜园里的菜吃不完,还送给了亲戚朋友吃,她说,菜棚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好处,第一批菠菜吃完后,准备开始种其他的蔬菜了。贫困户洛绒达吉的菜园同样长势非常好,但是间距太小,导致有些菜发黄或者枯萎了,他说,以后一定要按照农技员和蔬菜种植辅导员的建议,一定要按时移栽,在播种的时候也要注意种子的间距,多余的种子可以留在下次使用,也可以给有需要的人。

贫困户蔬菜长势良好

但是,长期单一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贫困户不知道有些菜该怎么吃,甚至不知道菜可以用来卖钱。鉴于此,驻村干部组织了一次川菜培训农民夜校,教村民如何用现有蔬菜做出可口的菜品。驻村干部与第一书记一起,从贫困户大棚里现场采摘,自掏腰包按市场价格购买,我们用行动告诉大家,菜是可以用来卖钱获得额外收入的。在培训现场,驻村干部介绍了每种菜在市场上的价格,鼓励村民大胆走出去,将吃不完的菜拿出去卖,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驻村干部现场示范,并邀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同参与择菜、洗菜、炒菜,共同完成了蒜苗回锅肉、青椒肉丝、凉拌菠菜、菠菜汤、菠菜煎蛋饼、炝炒莲白、土豆烧牛肉等传统川菜,并与驻村工作组成员、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学生、省直帮扶部门联络人一起,现场品尝,活动受到大家的高度肯定和热烈欢迎。

据测算,仅以青稞换取蔬菜计算,蔬菜大棚将为每户贫困户带来的间接收入每年约为1500元,在种植技术成熟、菜品选择更好的情况下,将为贫困户带来直接和间接收入约为3000元。更为重要的是,小范围的蔬菜大棚,既能显著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又能提高贫困户农业种植技能和市场意识,为后期大规模连片种植积累经验和教训,为实现长效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甘孜县委副书记李灿说,作为甘孜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两园一路”建设的组成部分,蔬菜大棚为老百姓带来了大实惠,解决了老百姓蔬菜的长期供应问题,帮扶措施效果明显,工作扎实细致,可以在全县范围内加以推广普及。

川菜培训现场

相关资讯

  • 11

    2023. 10

  • 11

    2023. 10

  • 11

    2023. 10

  • 08

    2023. 07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4年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现面向社会及应届毕业生招聘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如下:一、招聘岗位: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1名(成都校区)二、招聘条件岗位名称主要职责招聘人数招聘要求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规划编制、教育教学改革、科研管理、转设评估等版块的工作,包括组织开展省级、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产教融合开放平台的管理;校、市级科研机构的管理与建设;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统计等工作。...
图说天府
> 更多
最新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