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抗美援朝英烈精神,厚植爱国情怀,11月12日,会计学院党建办公室组织开展“观影追忆烽火岁,传承英烈报国心”主题观影活动,德阳校区学子集中观看《志愿军:浴血和平》。银幕亮起,一段灼热而厚重的历史缓缓铺展。

观影现场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风雪中告别亲人,在焦土中毅然前行,走向冰与火的战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一次次逆势冲锋,用血肉筑起家国的防线,托举起今日的安宁。现场寂静,只有画面在诉说——他们也曾是谁的儿子,谁的兄弟,却把生命永远定格在异国的寒冬。那种向死而生的勇气,那份战友之间的扶持,无声地穿透银幕,落进每一双注视着的眼睛里。

硝烟漫野,志愿军挺(图源:电影片段)
爱国,从来与出身无关;担当,是每个平凡人都能选择的坚守。影片中的他们,不只是战士。有知识分子出身的翻译员,在谈判桌前以笔为刃,拆解语言的陷阱;有坦克维修工,在炮火中守护着冲锋的“铁甲”;有医护人员,用最简陋的器械从死神手中抢人;还有铁道兵,在轰炸中一次次抢通“钢铁运输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因同一个信念凝聚——保家卫国。于是,平凡成了不凡,个人汇入历史。

众腕凝力,万心向防(图源:电影片段)
观影过程中,现场时而寂静无声,时而有天府学子悄悄擦拭眼角。当屏幕上出现那只用碎石拼成的和平鸽,旁边浅浅地衬着“WELCOME”,一位战士手捧野花,静立其中——许多人的眼眶湿了。那不只是沙土与石子,那是一代人对和平最朴素的渴望,是枪林弹雨中不曾泯灭的温柔。影片落幕,现实接续。当烈士的遗骸终于归国,当黑白影像逐渐染上今日的斑斓色彩,一个道理无声却深刻:我们所沐的每一寸和平阳光,都曾有人以身躯遮挡风雨。

鸽韵传和,戎衣凝志(图源:电影片段)

忠骸归故,平世长延(图源:电影片段)
观影结束后,有些情绪还在胸腔里涌动,需要找一个出口。于是,学子们拿起笔,在纸上写下此刻的心绪。那些被光影触动的思考,那些对英烈的敬仰、对和平的珍视,渐渐沉淀成文字,也沉淀为一种持久的力量。书写,是一种诚实的面对。他们将内心的震颤与思绪交付给文字,不是为了祭奠,而是为了承接。那些源自烽火岁月的崇高情感,就这样在安静的笔尖下,沉淀为一种可以携带的、持久的力量。

影映烽烟,墨凝担当
当历史的画卷在光影中收拢,它化作了一堂无声的课,静静地站在每个年轻心灵的面前。这部电影带给天府学子的不仅是历史的悲壮与崇高,更是一捧需要小心接住的火种——那是英烈的事迹,是奋斗的精神。这火种落在肩头,便成了责任;融入日常,便化作了课桌前勤学的身影、思考时微蹙的眉头。他们将以青春的姿态,去践行一个民族未竟的征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回答“强国有我”的时代之问。
会计学院学生党建办公室:曲若菡、熊瑶
摄影:曲若菡、熊瑶
初审:郑 艳
复审:周 倩
终审:林 琳
2025年11月13日

校历
融合门户
天府云平台
切换到旧版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