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师风采 > 正文
【数学教研中心】经验共分享 交流促成长——数学教研中心开展课程建设培训
2025-10-23

为提高学校物理、数学类课程建设质量,10月21日,数学教研中心在绵阳校区5301召开了课程建设培训会,会议邀请了西华大学刘彤博士作为主讲嘉宾,中心全体教师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了本次培训。刘彤结合自身参加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经历分享了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经验。

培训会现场

合影留念

分享会上,刘彤首先对高校教师国家级两大赛事进行了系统介绍。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上好一门课”为核心理念,重点考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该竞赛要求参赛教师准备大纲、16套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教学反思,现场随机抽取一个教学节段进行课堂教学展示。“青教赛更注重教学规范性和课堂感染力,是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全面检验。”她表示,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则着眼于“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刘彤指出,该赛事设置了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七大赛道,参赛教师需要准备2个学时教学实录+4000字创新成果报告+现场汇报,并强调教学创新的实践效果与推广价值。

随后,在青教赛课堂教学设计分享环节,刘彤以获奖课程《霍尔效应》为例,详细解析了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并分享了自己以回顾与导入、知识原理、案例应用、学科前沿与发展、思考题与拓展阅读为主要环节的教学设计,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最好做到“无声”融入课程思政。她又以“教学设计原理”一节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从实际教学问题出发,到理论解析,再到实践应用,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在播放的获奖的教学片段中,展示了如何将多媒体技术、板书设计、肢体语言有机结合,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之后,刘彤从课程实录的角度,分享了教学创新大赛的参赛经验。她强调大赛创新理念需要贯穿始终并且要做到“两性一度”,以其获奖的《霍尔效应》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将研究性学习、项目驱动、跨学科融合等创新理念落到实处。在教创赛课程实录环节总结实践经验时,强调课程实录必须真实呈现,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导演、编剧”等角色,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好演员”,避免“表演式授课”,展现常态课堂的灵活调整。对于创新成效要用数据说话,为证明教学创新效果,刘彤团队依据课堂互动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深入分析,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包括学生学习成果分析和学生满意度调查,还特别强调了课堂互动数据的重要性,以全面评估教学创新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分享最后刘彤表示,参赛最大的收获不是奖项本身,而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这才是教学竞赛的真正价值。”

分享会最后张现强主任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刘彤此次的获奖经验分享,为部门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教学提升路径,刘士的经历印证了教学竞赛的价值——它不仅是比赛,更是教育理念交流、教学方法互鉴的平台。现场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分享受益匪浅。

数学教研中心:高杰梅

初审:刘鲁艳

复审:张艳粉

终审:张现强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