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下午,文化与教育学院在绵阳校区3201教室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会议邀请学校副校长袁勋、刘强,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邓毅、院长助理张维、史海静及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大会由学院副院长史正刚担任主持人。
学院2021年工作总结会现场
外语系主任周忠杰结合学校2021年工作要点中贯彻“一新三融合”专业建设思路,推动应用型专业建设;全面推广使用EQ平台;分类开展“天府金课”建设,总结外语系本年度的工作重点:五年内,建成院级“金课”50门,力争成功申报校级“金课”10门、省级“金课”4门和国家级“金课”2门;拟建设七类院级“金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教育系负责教师谭冬雪通过分析教育系现状,重点介绍本年度完成工作,包括学前教育教改项目申报、学前教育专业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申报、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增设早期教育(高职扩招)专业,以及专业发展方面,注重产教融合。公共外语系主任胡翠霞回首2020年的工作——立足“优”教学;拓展“精”科研;搞好“金”建设;力争“新”突破;总结2021年的工作成果——五“有”:课程建设“有推进”、教育教学“有行动”、学术科研“有收获”、师生获奖“有突破”、课外活动“有人气”。
副校长刘强(左一)、袁勋(右一)认真聆听各系部工作汇报
创新实践办公室主任郑旭在总结中,首先汇报了2021年师生在外研社·国才杯阅读、写作、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和2021年“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等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随后,他通过展示创新实践办公室开展的校企共建对外汉语教育微专业暨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培训项目、海天师雨影视制作项目的培训;介绍“文教讲堂”开展情况,指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竞赛涉及英语类较多,但法语、西班牙语赛事较少,未来需要制定好计划,鼓励更多的师生参加。专业建设办公室主任徐哲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如组织开展2021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修订、组织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申报、联系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和出国留学机构并开展考查交流并签订合作协议、参与毕业论文指导相关制度建设、组织一流专业申报、组织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方案撰写、参与毕业论文抽查、参加教育类专业建设会议和校企研讨会、组织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组织开展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和修订等,指出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参与专业建设的人员和资源较为局限;对专业发展的趋势了解不够深入,对专业发展和创新的思路尚需拓宽,规划和研究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丹通过三个方面总结2021年的工作:队伍建设——精雕细琢,专兼结合,全力打造一支奋发有为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教育管理----不断探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渗透性的途径,打造富有文教特色品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安全稳定——健全机制,预防为先,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稳定的平安文教工程。她指出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理论联系实践不够,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水平不够。同时,她认真分析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加强辅导员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定期组织全体学工老师学习有关安全、心理和教育的法律法规、常见事故的预防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及安全知识;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工作理念。
徐哲汇报工作
会上,袁勋讲到:“文化与教育学院一直坚持专业建设、产教融合,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产教研学基地,坚持内涵式发展。学院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拥有一支目标明确、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领导班子和战斗力极强、想象力丰富的团队。”刘强说:“学院虽然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但取得的成绩显著,文化与教育学院未来可期。”他建议学院要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到专业建设中,有序开展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依托EQ、超星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大会最后,史正刚对学院全体教师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各位老师在2022年再接再厉,争取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
文化与教育学院:王小方
摄影:邓毅
审核:邓毅
202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