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忘初心 先进典型 正文

用双脚丈量大地 用双眼寻矿探“宝”——记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高级工程师潘彤

2019-10-11

他是青海省地质工程领域人才“小高地”领军人,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也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他是国务院授予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也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是首届“青海学者”,还是青海唯一“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

见到潘彤时,他穿着一身整洁干净的夹克外套和黑色工裤,戴着一副透亮厚重的半框眼镜,眼角含笑地向记者伸出手表示欢迎,虽已年过五旬,头发也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潘彤眼睛里透出的却是一名老地质人特有的坚毅与从容。

2018年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对首届“青海学者”进行了表彰颁奖,这项奖也是目前青海省最高等级的人才计划。作为推动我省地勘经济发展的主力,长年奋战在青藏高原地质勘探一线的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正高级工程师潘彤是五名获奖者之一。

“我想成为李四光那样的人”

1980年电影《李四光》上映,当时14岁的潘彤被李四光献身地质事业的事迹感动,报考大学那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地质学校,学习了地质专业。

“我想成为李四光那样的人。”年轻的时候一句有关理想简单的话,却让潘彤为之努力且奋进了大半辈子。

1988年7月,刚刚在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的有色物探队野外分队参加工作的潘彤就被派到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参加为期一个半月赛什塘铜矿外围普查。一上岗就到艰苦的高寒地区工作,潘彤一点也不惊讶:“地质工作就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找矿是要靠双脚去寻,用手去敲,眼睛去看,遇山翻山,遇水渡水,搞地质的,吃苦是必须的,我在选择这条路的第一天就做好了准备。”

野外地质工作十分艰苦,高原的野外地质工作更是想象不到的困难重重,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玛沁县德尔尼铜矿扎崩沟地区工作时,本就出生于青海的潘彤在面对低压贫氧的高原时依旧出现了不适,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头痛难忍,又因为当时条件的限制,没有可供给的氧气和抗缺氧的药品,更没有即时的就医条件,在只能靠着吃止疼片缓解疼痛的情况下依旧坚守一线。

“有一年我在兴海县出野外,洪水冲断了通往工区唯一的桥梁,阻断了供给渠道,我们一行30多人面临3天无粮吃的困境,在连牧场小卖部发霉的东西都吃完以后,靠着钓鱼、捡蘑菇才熬过去。”到现在,潘彤都记得当时无盐无油时难以下咽的感觉。

尝过手足被尖利的石头划伤的痛楚,也尝过被狼群包围的恐惧,危险一直伴随在潘彤的地质生涯中。

1989年,在一次土壤采样的工作中,为了多备样品,潘彤不慎从山顶摔在了10米深的台子上,“还好那个陡坡中间有一垛草缓解了冲击力,不然就不仅仅是软组织挫伤了。”用潘彤的话说,那是他最拼命的时候,什么也挡不了工作的热情,如今谈起那些危急的瞬间,虽然语气平淡,但也只有当事人知道当时的凶险。

“远看像逃荒要饭的,近看才知道是地勘院的。”潘彤开玩笑的描述自己野外工作时灰头土脸的样子,这也是地质人留给其他人的印象。早上7点多出门,忙到晚上8、9点回来,路线更长时,直接在地上铺个塑料布,天当房,地当床,席地而卧,冰馒头是标准餐,甚至在狂风摇曳的帐篷里伏案钻研。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翻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敲打、观察每一块岩石,就算步履艰难,也要坚持把矿样背回去。路有多远,只有脚知道,因为路途的遥远和崎岖而被磨平磨破的登山鞋底潘彤都数不清有多少双了。

迎风沙、跨峻岭,战严寒、抗缺氧,“李四光精神”一直是潘彤地质生涯的指路灯,因为热爱,所以无畏,旁人只能听故事、看成绩,却永远不知道路途中的意外是怎样的凶险,这些怀揣梦想的地质人用怎样的热情与执着在这条充满汗水与血泪的路上坚定地走着。

“地质锤是我工作中的伴侣与寄托”

每年的春天都是人们带着一家人浪山看水、出去野餐的好时节,但对于地质人来说,往往这个时候,正是他们提着行囊的时节,辞别家人、朋友奔赴工区,开展野外工作的时节。潘彤也不例外。

一把地质锤,一个放大镜、一个方向罗盘,这是潘彤简单行李里必不可少的三样宝贝,其中跟他最亲密的是那把磨得光亮的地质锤,既是工具,更是形影不离的伴侣与寄托。

每一次野外勘查,都是对人体耐力的极大考验。进山的路曲折陡峭,外出勘查需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每隔一两公里还要测产状、打标本、取样品,一路走走停停,潘彤拿着自己的小锤子,不停地取样,时不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饿了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但凡看见感兴趣的岩体,潘彤便用锤子砸下一小块,用舌头舔舔,眯着眼睛拿放大镜看。

面对各类岩石标本、设计图纸,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这种看似枯燥、无聊的工作中,潘彤就是带着这把锤子完成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与发现。攻坚涉险的野外经历和地质锤敲击过的声响,都变成了潘彤办公室里一张张标注复杂且清晰的地图,是地质人用双脚丈量出的成矿带比例图。

刚毕业就投身工作,这对于潘彤来说虽然能够更好地把课堂东西付诸于实际,但是在四年的实践工作中,他发现自己因为经验的缺乏和学识的有限,工作遇到了前进的阻碍,此时刚参加工作四年的潘彤,在实践中感觉到了专业知识的欠缺和经验不足给自己带来的阻碍和制约,经过慎重考虑潘彤决定发挥自己在辨认矿石标本上的优势,攻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地质工作处于低谷期,曾有一度因为单位不景气,潘彤每月只能领到50元工资。当时在读研究生的他和妻子在那段时间经济紧张,生活清苦,他的导师劝他与单位脱离关系,直接享受学生研究津贴和助学金。潘彤为此动过心,但深思熟虑后他婉拒了导师的好意,他认为,自己的家乡青海高原,更需要地质人才,也更能体现价值,更能作出突破。

读研的潘彤依旧带着他的地质锤:“那时候为了写论文,采集了1吨样品,全班25个人,只有我的五篇论文是手抄的。”踏实的学习态度让他养成了亲力亲为的习惯,也是他成绩斐然的原因。

苦读了三年后,当毕业的潘彤再次回到青海有色地勘局时,当年的他变成了局里唯一的研究生。虽然已经在所学的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绩,开始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但是潘彤依旧过着以前常年在外,风餐露宿做地质研究的生活。

“从事地质行业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保障。”潘彤说道。2011年,地质事业复苏,因为加入一次重大地质课题研究,潘彤再次考取了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彼时,已经是副总工程师的潘彤在学校里依旧是一个刻苦钻研、踏实努力的学生,带着他的地质锤和同学们一起出野外拉皮尺、背标本,日出出发,日落而归,他的导师还把他树立成同学们的榜样。

30年来,潘彤走遍了青海的山川大河,手中的那把地质锤见证了潘彤的成长与成就,艰辛与困难,孤独与思念,它是伴侣亦是寄托。

“培养更多的人才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

在青藏高原上奔跑的30年里,潘彤把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挥洒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通过在成矿有利地段创造性部署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青海省先后发现了肯德可克钴铋金多金属矿、督冷沟铜钴矿、果洛龙洼金矿、肯得弄舍铅锌金矿等矿产资源,在西藏地区先后发现了斜道峡铅锌矿、哈拉山铜矿、堆拉铅锌矿等矿床。

同时,他先后主持并参与了省有色地勘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科技厅及中国地质调查局许多重大项目的实施及100多项地质项目的立项设计、报告的评审工作,与广大技术人员累计发现各类大中型矿产地近十处,其潜在经济价值在千亿元以上。

荣誉的背后是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地质人勤奋、拼搏、兢兢业业30年的执着与努力,他的成绩得到了单位、家乡、社会和国家的认可。现在,作为“总工”的潘彤将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看书查资料和培养人才上。

针对青藏高原地质工作的需要,同时重视科技平台建设,潘彤主持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质工程人才“小高地”、西北地勘单位的首个博士后工作站。作为青海大学特聘“昆仑学者”的潘彤,不仅对青海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还为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的引进积累了经验。

潘彤一直没有停下人才培养的工作。2019年5月27日上午,以“发展、科技、团结、合作”为目标的潘彤工作室在省地矿局挂牌成立。工作室以创新为主,充分发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及高层次人才技术优势,依托“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战略性矿产成矿作用与找矿突破”项目,围绕成矿构造环境,聚焦战略性矿产、深部找矿,实现综合利用、成矿理论和找矿新突破,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以“传帮带”培育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器”、高层次人才的“练兵场”,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催化剂”,为解决找矿难题,助力地质事业发展,涌现一批原创成果,培养更多创新能手、省部级专家提供平台。

目前团队主要成员17人,基本为80后、90后技术骨干及省部级劳模。“回报国家、回馈社会最主要的就是培养新一代的地质人才,如今的年轻人思维活跃且有干劲,希望能通过这些人才培养的平台让他们学到更多, 也让年轻的教授参与到我主持的国家、省部科研,可以帮助本土人才快速成长。让下一代拿稳我们这一代手中的接力棒,为国家的地质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动力。”潘彤说。

“家是后盾,我也要对家庭尽到最大的责任”

“这枚印章是我送给妻子的第一份礼物,我亲手在上面刻了‘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和她的名字,常年在野外顾不上家,爱人要上班,还要照顾老人孩子,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稍稍弥补对她的亏欠,但她从不怨我,现在她生病行动不方便,也该轮到我照顾她了。家庭是我事业坚强的后盾,我也要尽我最大的责任。”这位跟大山和石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探宝人,在家人面前却尽显柔情,与患病十五年的妻子相濡以沫,一有休息时间就回家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做得一手好菜,不仅照顾得好妻子,还乐于与儿孙分享家庭欢乐……

他的妻子这样评价他:“年轻时他大半年都在野外,两个馍馍,一罐水,就上了山……成功都是我听别人说的,但我觉得他做人做得很到位,无论是作为丈夫、父亲、爷爷还是公公,他在家中的各种角色都做得很好。”

因为双脚的勤劳而踩坏得无数双鞋,因为夜以继日研究而突然升高得眼睛度数,到现在,这位老地质人的办公室旁边依然放着他说走就走的简单行李。(本报记者 王 臻)

(责编:王静、常雪梅)

相关资讯

  • 11

    2023. 10

  • 11

    2023. 10

  • 11

    2023. 10

  • 08

    2023. 07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4年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现面向社会及应届毕业生招聘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如下:一、招聘岗位: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1名(成都校区)二、招聘条件岗位名称主要职责招聘人数招聘要求研究与发展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规划编制、教育教学改革、科研管理、转设评估等版块的工作,包括组织开展省级、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管理;产教融合开放平台的管理;校、市级科研机构的管理与建设;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管理、成果统计等工作。...
图说天府
> 更多
最新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