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府新闻 > 正文
西财天府学院举办“天府论坛”第600期庆祝活动
2025-03-13

3月12日,西财天府学院举办了“天府论坛”第600期庆祝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晓峰,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孟建伟和四川省生活美学研究会会长、读诚智库董事长、首席专家韩毅出席。

活动现场

座谈交流上,学校党委书记、省政府督导专员韩秀英介绍,“天府论坛”自2002年第一期开讲以来,始终秉承学校“崇文尚武、敏思践行”的校训精神,以思想碰撞的火花照亮前路,以智慧交融的力量推动发展。作为一扇汇聚科技前沿、人文哲思与艺术灵感的窗口,论坛以思想碰撞为笔,以时代命题为卷,书写了一所大学与万千学子共同成长的精神史诗。今天是“天府论坛”跨越第600期的里程碑时刻,站在新起点,论坛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人才智慧,推动跨界融合;以数字科技赋能内容传播,力争打造立体化、时代化的交流平台;以更务实的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韩秀英讲话

学校董事长、校长蒲果泉在致辞中强调,天府论坛行至第600期,不仅仅是数字层面的累积,更是学校学术生态持续优化、学术水平稳步提升的见证。自天府论坛创办以来,学校始终遵循“开放、包容、创新、卓越”的学术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拓宽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事业,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学生线上线下年均参与度达100%,有效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深度交融。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学术引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将天府论坛塑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推动学校学术研究迈上新的高度。

蒲果泉讲话

随后,蒲果泉为“天府论坛”总负责人梁润民教授颁发“突出贡献奖”,韩秀英为李后强、刘晓峰、孟建伟颁发“学术贡献奖”。

颁奖仪式

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罗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天府论坛”基本情况。她表示,论坛坚持23年至今已开展了600期,现场听课学生累计已超35万人次,目前论坛师资库中拥有国内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和社会名流近500人。讲座内容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领域,主要涉及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金融工程、认知科学、数学、经济学、航空航天,管理科学、文学艺术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热点、人际关系、领导战略、心理卫生、大学生活、出国留学等多类主题。“天府论坛”在增强师生思想素质、开阔视野格局,拓展科学普及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繁荣校园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学校声誉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文介绍天府论坛基本情况

梁润民分享了自己负责“天府论坛”工作20余年的心得,表示“天府论坛”二十余年高质量、高水平地举办,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以及学校多部门的通力配合。因此他特别感谢了三个团队,一是领导团队,每期论坛都由各校区校领导主持并全程参与,确保论坛顺利开展;二是专家团队,来自各方面各行业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企业高管等应邀莅临学校,为师生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三是工作人员团队,学校办公室、党委工作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招生办公室、财务部、信息服务部和后勤保卫部等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确保论坛高效运行。

梁润民分享负责“天府论坛”心得

研讨会环节,三位专家分别发言。李后强从成就与特点、价值与启示、“六大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倒逼效应、虹吸效应、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几方面谈到“天府论坛”正在成为学校跨越的新引擎、校企合作的加速器、对外开放的新杠杆。“天府论坛”的600期是创新、探索、发光的600期,也是载入历史的600期。希望“天府论坛”的下一个目标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坚守的原则是“守正创新、稳中求进”,不断走向成功的方法是“面向世界、面向前沿、关注现实、关注青年”。

刘晓峰结合其在海外工作和访问交流的经历,提出对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表示天府论坛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更多优秀的、高明的思想展示和传达出来,在拓展思维和激发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用“万丈高楼平地起”表达了对论坛今后的期待,并引用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的“无用之用”这一概念,指出“天府论坛”为学校提供了更多内在价值、更多的学问与智慧,以及在今后如何更好地与现实结合实践,创造更多新的价值。

孟建伟在发言中从自身角度出发,谈到“天府论坛”对他的重要意义和其背后包含的“精神堡垒”作用。谈及论坛的创始初衷和理念,他表示由衷赞赏,并对“天府论坛”的持续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希望今后将优秀的资源更好地整合利用,基于当前的发展优势,制定并实施长远的规划,将“天府论坛”构建和打造成更好的品牌和项目,让“天府论坛”为学校提供更强大的推动,从精神世界的层面为师生带来更多幸福感。

李后强发言

刘晓峰发言

孟建伟发言

韩毅在发言中也表达了对“天府论坛”未来发展的期许。他表示,“天府论坛”行至600期,希望未来可以整合更多优质资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带来更大影响,释放更多能量,让更多的人共同分享科技、人文、艺术等思想的火花,引领学校乃至社会的积极发展。

韩毅发言

随后的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灵芝、智能科技学院院长徐鸿雁、校团委书记蒲虹宇、招生办公室许珊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丁灵芝表示,600期天府论坛的坚持与接力,不仅是赠与学生的成长礼物,更是对“全员育人”的生动诠释,今后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主动学习请教,持续提升学术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徐鸿雁分享到,每一场天府论坛都是精研学术与教学智慧的富矿,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教育管理者都能从中大受裨益,并将其转化为持续前进和创新的内生动力。论坛不是终点,是点燃火种的起点。

教师代表分享感悟

座谈交流会第二阶段,由校长助理李锐主持。各二级学院的学生代表——工程与材料学院的王琬瑜、朱炫臻,体育学院的周宇航、许可政,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的刘润璇、刘玉瑕,文化与教育学院的陈彦君、余卓颖,智能科技学院的李静、史云鹏分享了聆听“天府论坛”相关报告的收获和成长,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李锐主持座谈交流会

学生代表分享感悟

执行校长黄纯国在总结讲话中谈了三点总结和期许。第一,守望初心,传递天府力量;第二,致敬耕耘者,感恩每一份赤诚;第三,启航新征程、迈步新台阶。他表示,今天这场交流,既是对过去的深情回望,也是对未来的热切展望。从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到工作人员的真情流露,再到同学们的真诚分享,每一段发言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天府论坛背后凝聚的智慧、汗水与情怀。希望各位同志继续秉持初心使命,引入更多跨领域、跨文化的思想碰撞,让学术之花在天府学院持续绽放,也让天府论坛的薪火永远炽热,推动天府学院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迈向新的台阶。

黄纯国总结讲话

会后,孟建伟在绵阳校区作了《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李后强在德阳校区作了《川渝“一盘棋”,唱好“双城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报告》的学术报告。3月13日,刘晓峰在成都校区(东区)作《二十四节气与中国文化》的学术报告。

党委工作部:柴文婕

初审:王洋

复审:罗文

终审:邹成毅

202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