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西财天府学院在成德绵校区视频会议室同步召开了2025—2026学年学科发展及科研工作会议。学校执行校长黄纯国、副校长苟兴才出席了会议,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学科及科研工作分管领导、规划与研究处处长刘勤博参加了会议。

德阳校区会议现场

成都校区会议现场

绵阳校区会议现场
刘勤博首先从学科培育、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其他工作七大板块梳理了学校本学年的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相关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她指出,各教学单位要聚焦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积极推进前期培育工作,切实提升省部级及以上项目立项质量;对标省、市级科研平台申报条件开展培育,同步落实校级科研平台 “动态调整” 考核机制,夯实平台建设根基;明确科研团队核心研究方向,制定中长期规划,以成果导向支撑学科与硕士点培育;重视高水平论文产出、专利转化与各级科研奖励申报,推动成果落地见效;做好科研 KPI 统计、专利建档等基础工作,加强科研诚信培训与管理,确保学校学科发展及科研工作各项目标落地。
苟兴才围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民办高校要做什么样的科研”“民办高校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如何评价高质量科研”四个问题作出指示。他指出,社会所需的科研应坚持需求导向,聚焦真需求、真问题,方能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开展科研需立足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办学定位,紧扣办学优势特色,锚定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善用机制优势推进实践创新,深化融合创新,并着眼未来布局引领性创新;评价高质量科研水平,需从学生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水平、服务地方能力、成果转化效益四个维度综合考量。学科建设与发展需以科研成果为支撑,各学院要加强规划,精准研判区域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需求,瞄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产教融合的核心方向,注重高水平成果培育,在前期准备与梳理中凝练发展思路、明确成果产出模式,系统性协同推进学科发展与科研产出同频共振。
黄纯国最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学校如今已经迈入第二个二十年,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向更高层次发展迈进,尤其是硕士点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对科研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大家要清醒认识到,学校正在进行的目标责任制改革中明确的成果线、名次线、排名线、评估线四条主线,每一条都离不开科研成果的坚实支撑,学科发展的提质升级、特色凝练,同样需要科研工作持续注入动能。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牢牢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系统推进“做有组织的科研”,以科研赋能学校各项事业突破,为下一个二十年的新征程夯实发展根基。
规划与研究处:付胜蓝
摄影:付胜蓝、李仪一、赵璐尧
一审:李雨宸
二审:赵旭
三审:刘勤博
2025年10月15日

校历
融合门户
天府云平台
切换到旧版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