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绵阳校区光华广场上科技氛围浓厚、创意涌动——“AI共生 数绘天府”2025年第六届天府科技文化节暨2025年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展在这里拉开序幕。此次活动由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主办,学校智能科技学院和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绵阳市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共同协办,旨在深化产教融合,展示人工智能技术与多领域融合的创新成果,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盛宴。

活动现场
活动当天,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校长蒲果泉,执行校长黄纯国,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袁勋和副校长刘强,绵阳市云服务中心主任张育彬,学校智能科技学院院长徐鸿雁和分党委书记常荣、副书记李禹锌、副院长陈婷等领导及各单位代表莅临现场,与全校师生共同见证这场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精彩盛宴。

蒲果泉致辞
开幕式上,蒲果泉在致辞中强调了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产业格局与文化生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往届天府科技文化节不仅孵化出多项获省级、国家级认可的学生创新成果,更搭建起了“学、研、用”贯通的实践桥梁。此次第六届天府科技文化节以“AI共生 数绘天府”为主题,既是对科技赋能未来理念的深化,更是对服务地方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践行——希望同学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跳出学科边界,将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服务、文化传承、公共安全等领域需求紧密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创新潜能,让青春智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光发热。

徐鸿雁致辞
徐鸿雁在致辞中提到,智能科技学院始终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使命。本届天府科技文化节,从非遗数字化到医疗辅助诊断,从智能硬件开发到校际协同创新,每一项作品都彰显了天府学子“敢想敢试、善作善成”的探索精神。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校内外合作单位的联动,完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让更多学子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中锤炼本领,用智能科技为区域发展、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让“AI共生”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鲜明发言
学生代表鲜明从青年视角分享了对科技文化的理解,感谢学校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同时也祝愿所有参赛团队都能在交流中收获成长。他呼吁同学们用手中的技术、心中的热爱,在“AI共生 数绘天府”的路上,继续勇往直前。

常荣宣布开幕
随后,在校领导、嘉宾与师生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常荣正式宣布“AI共生 数绘天府”2025年第六届天府科技文化节暨2025年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展正式开幕,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师生共同参观作品
作为本届天府科技文化节的核心亮点,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展自启动以来便广受关注。在作品征集阶段,活动共收到来自各学院的百余份创新作品,经多轮评审,最终52项优秀学生项目脱颖而出,集中展示了学校在推动科技创新与跨学科融合方面的丰硕成果。展览内容覆盖智能系统开发、硬件工程、数字艺术、文化遗产数字化等多个方向,全面呈现天府学子在科技探索与应用创新中的卓越能力。
展览期间,学校领导与教师团队深入各个展区参观指导,与项目团队进行了亲切交流。他们一边认真观摩各项展品,一边详细了解了项目的创新思路与技术特点,对同学们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给予充分肯定。他们勉励同学们要始终保持探索热情,在科技创新道路上不断突破,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此外,活动还设置了投票环节,鼓励师生在参观后为自己喜爱的作品投票,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活动合影
此次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展不仅是学生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学校推动学科交叉、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创新自信,加强了与地方高校、行业企业的联动,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能科技学院:万博文、李玉婷
初审:唐学琦
复审:李禹锌
终审:常荣
2025年11月18日

校历
融合门户
天府云平台
切换到旧版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