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Profile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 校长札记 正文
校长札记

校长札记(28)——论制度优势

2018-08-26

我还在少年时读过俄国作家契科夫一段很妙的文字,大意是: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白狗要叫,黑狗也要叫,大狗小狗、白狗黑狗一起叫,这个世界才美妙!

六年前,我作为一个私立大学的创办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这个小黑狗怎样叫,才不至于泯没在一片狂吠之中?

任何一个组织,在制定自己的战略时,首先要分析的是组织内外的优势与劣势,当然是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

私立机构的优势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体制优势。但就凭这一点,改革三十多年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当今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对国计民生的贡献:40%就业依赖于斯!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只要允许民营企业进入,获胜者必是民营!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国营企业称王称霸的地方都是因为有垄断和歧视民营企业的政策撑腰。

高等教育这个行业也会如此吗?我认为,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三十年内民办大学不可能像民营企业在其他行业一样攻城掠地,一路凯歌。夹缝中求生存,差异化求发展才应该是民办大学未来二十年发展的主旋律。当然,这期间如果政府出台扶持民办大学的重大举措,形势也许会改变。

作为制定组织战略的前提,我们还是先分析一下,民办大学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从人方面看:万事皆起因于人。在人方面,民办大学初期处于劣势,长期则处于优势。

在办学初期,民办大学因一没名气二没积淀,人才奇缺。无论经济待遇还是政治待遇,或者社会地位,都无法和公立大学相比,故吸引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十分困难,这一点,和我国民营企业起步之初十分相似。

但随着时间推移,少则五、六年,多则八、九年之后,民办院校慢慢就会集聚一批有志之士。由于中国教育弊端导致的学位、职称与水平能力严重脱离现象,民办院校里集聚的这些人才不一定都有教授职称、博士文凭,但他们热爱教育、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而且许多是复合型人才,是最称职的教师,也是最安心于民办大学工作、不易被挖走的人才。由于民办院校灵活的人事、工资和激励政策,这样的人才会愈集愈多,十年之后,学校里面会集聚一大批这样文凭不高水平高、职称不强能力强的人才,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开拓,成为办学的中坚力量。

相反,公立大学由于体制的原因,在吸取人才时过分讲究毕业文凭、职称这类的“硬指标”。讲文凭不讲水平、讲职称不讲能力的现象,不仅表现在引进人才之初,而且体现在办学的方方面面。对教师的考核也重科研轻教学,重安分守己轻开拓创新。长此以往,有能力的教师往往会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上去打天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者学校又无法淘汰之,多年之后,学校就云集了大量高文凭、高职称的平庸之辈,既不热爱教育,也无创新激情。

在管理干部方面,仍然是这样,民办大学在办学之初同样缺乏管理干部。以校级领导为例,民办大学办学之初的校领导(包括校长、副校长)往往由创办者自己或者亲信担任,也有聘请从公立院校退下来的院、校长,或由母体学校选派干部。这样的干部队伍显然不能与公立大学多年办学积淀选拔出来的干部相比较。

但随着时间推移,短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民办院校的管理队伍迅速优化,这主要得益于民办院校强有力的法人治理机制和灵活的内部人事、工资等激励措施。民办院校的股东会会迅速地对不合格的校长做出调整,其校长也有较大的权利对其副校长及其他各级管理人员做出调整,很容易形成一支稳定、高效、强有力的管理队伍。

而公立高校一方面是干部政策能上难下,另一方面是人事、激励政策死板,无论是高层的校领导,还是中层的院领导,都是请神容易送神难,长期以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扯皮严重。

人方面的优势是民办高校的核心优势,是几十年后民办高校赶上和超过公立大学的唯一原因。但许多人却认为民办高校人才缺乏,是其主要劣势之一。这是只见文凭不见水平,只讲职称不讲称职。

当然,也有民办院校不知道自己这一优势,或者说不懂得如何用自己的体制优势来创造这一优势。如果长此以往,这样的民办学校也只有关门大吉了。

其次,从财方面看。目前,民办院校在“财”方面和公立大学相比,是处于绝对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生均收人:这里的生均收人是指学校当年各项收人总和(即学校总预算)除以学生总数。民办院校的收人只有两项:学费和住宿费。另外每生每年400元左右的学杂费是实报实销,属于代收费。因此,目前中国民办院校生均收入高者约17000——18000元/年(含住宿费,不包括艺术专业),低者10000元左右。相比之下,公立大学生均收入高者可达30000元以上,低者也达17000——18000元/年。如果再扣除民办大学应上交给其母体学校的管理费(约学费的10—20%),可以看出民办大学的生均收入仅有公立大学的60%以下。如果和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或985工程大学相比,那么民办大学的生均收入只有其30—40%。

2、建设费用:民办大学都处于初创期,投入巨大。其中,征地费用民办院校又往往高于公办院校,使其财力进一步拮据。而公办院校由于办学历史悠久,国家的长期大量投入,即使建新校区,也属锦上添花之列。银行争相贷款,财经专项资金,老校区腾笼换鸟等等都有巨资投入。

仅从以上两项收支情况就可以看出,公立大学财力比民办大学不是大几倍,而是大几十倍。所以,一句话,要比钱,民办大学只有死路一条。

难以开源,民办院校只有在节流上想办法。所以民办大学不能养一个闲人,不能设一个闲机构。民办大学必须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之上。

在管理上,民办大学不能以公立大学为参照物,因为那太奢侈、太浪费、太人浮于事、太低效率。民办大学没那个钱,民办大学必须以民办企业为参照物,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一个部门干几个部门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少钱办最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民办大学的制度优势。

在教学上,民办大学也不能照搬公办大学那一套,传统教育那一套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满堂灌,沉淀几十年,难以扭转,它浪费了教师的精力,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浪费了学校的钱财,民办大学浪费不起。在教学上,民办大学学公办大学那一套,不仅学不会,而且要学死。民办大学怎么办?开拓创新就是唯一出路,要以教育家的思维和眼光,企业家的气魄和胆略,从国际视野,用创新思维来探索中国大学教育的新路子。从组织结构设计,到教师队伍建设;从学校发展战略定位,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各门课教学目标,到每节课教学方式;从思想政治工作,到后勤服务保障,方方面面用创新思维,用企业家的精神,用教育家的爱心和观念,都可以开拓出无限的空间。

总之,与公立大学相比,民办大学无论在品牌、师资、财力、物力等许多方面都相差甚远。但民办大学有一项核心优势:制度优势。这个优势威力之大,已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被我国广大民营企业的实践所证实。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正是凭借这一优势,也单单就凭借这一优势,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攻城掠地,一路凯歌。尽管教育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质:如育人效果的长期性,意识形态的约束性,经营目标的非盈利性等等,这个过程会漫长一些。但只要我们的民营大学真正意识到这一点,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运用这一点,抱着做事业而不是赚钱的心态,点点滴滴,长期努力,中国民营大学一定会屹立在世界大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