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由重庆市委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主办,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促进会承办的“川渝青年说”第四届川渝大学生网络评论大赛已启动。大赛即日起开始,2025年12月结束。
一、大赛主题
川渝青年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委网信办、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重庆市委、共青团四川省委
承办单位:重庆日报(新重庆客户端)、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促进会
协办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委、重庆大学、成都大学、四川云智青少年网络素养和心理健康研究院
支持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新闻网、咪咕音乐有限公司
三、参赛对象
川渝两地在校大学生(含普通高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高职院校在校生)
四、大赛时间
2025年7月至12月
五、征稿方向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或结合社会热点等,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创作文字、漫评、视频等类型的网络评论作品。
六、大赛规则
(一)参赛方式
请各二级学院即日起至2025年12月20日期间,将原创评论作品电子档统一发送至专用收稿邮箱tfxc@tfswufe.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学院)推荐作品】。
推荐作品可分期分批推荐,文档内附参赛选手(团队)通联信息。
(二)作品要求
1.导向正确,立意深刻,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表达流畅,实事求是。
2.创新话语形态、呈现形态,适合网络传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传播力。
3.文字评论类作品要求短评不超过1200字,长评不超过3000字。视频评论类作品要求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包括音视频、VR、H5等形式,多场景多角度呈现,格式为MP4、MOV,不超过800M,附上200字以内文字介绍。漫画评论类作品要求以漫画表达观点,包括海报、漫画、图解、插画、静态表情包等形式,画面配简短文字阐述等,格式为JPG/PNG/PEG等,附上200字以内文字介绍。
4.参赛作品须为2025年1月1日后创作,不得添加水印。作品须属作者原创并享有著作权,应保证参赛作品未在报刊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公开发表,未参加过其他比赛,未与任何第三方签署授权协议,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严禁剽窃、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5.参赛作品须无版权问题,参赛者同意将参赛作品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等授权给大赛组委会使用。一经参赛,视同作者授权大赛组织单位对该稿件进行各种形式的展示。获奖作品版权归大赛组织单位所有,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织单位所有。
6.本次活动不收取参赛者任何费用。参赛作品在发送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参赛者或组织单位自行承担。
七、大赛评审
由主办单位、高校、媒体评论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约20人,重庆、四川各10人,负责交叉评审川渝两地征集的网评作品。
八、大赛流程
(一)启动征集(2025年7月至10月)。在重庆大学举行启动仪式,发布大赛征集公告,开通大赛专题页面及作品申报渠道,持续征集网评作品,并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大赛启动当天,举行网络评论创享会。邀请往届网络评论大赛优秀作者代表、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等围绕网络评论生产传播创新、大赛成效作交流分享。
(二)作品初评(2025年10月下旬)。根据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情况,依据作品质量,兼顾公平原则,筛选优秀作品形成初评名单,总量约300件。重庆、四川交叉评审川渝两地征集的初评作品。
(三)专家终评(2025年11月上旬)。组建评审委员会,召开专家评审会,依据评选细则,从各类作品中综合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通过征集展示平台对外公示大赛结果。
(四)网评培训(2025年11月中旬)。主办单位联合在四川组织高校网评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五)颁奖仪式(2025年12月)。在四川举办颁奖仪式。
九、奖项设置
(一)作品奖项及金额(重庆、四川各评54件作品)
一等奖:3件,每件奖金5000元;
二等奖:6件,每件奖金3000元;
三等奖:15件,每件奖金1000元;
优秀奖:30件,每件奖金500元。
由主办单位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获奖选手将参与有关网评培训、账号运营、项目扶持,特别优秀者由主流媒体颁发特约网评员聘书,推荐到主流新闻媒体、网络内容生产类互联网企业实习或工作。优秀网评作品将被推荐参加“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争做校园好网民等赛事活动。
(二)教师奖项及名额
优秀指导老师奖,评选出在本次大赛中指导得力、成效突出的40名教师(重庆、四川各评20人),并颁发获奖证书。
(三)组织奖项及名额
优秀组织奖,评选出在本次大赛组织方面表现积极、成效突出的20所高校(重庆、四川各评10所),并颁发获奖证书或奖牌。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