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师风采 > 正文
【会计学院】凝心聚力谋发展——会计学院召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与改革分享会
2023-09-11

为促进师资转型提升,了解行业和学科发展动向,9月6日下午,会计学院邀请了暑期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德阳校区B101进行分享交流。 财务管理系主任常莹主持了本次分享会。

常莹为交流会开场致辞

财务管理系副主任施琴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与改革”为题讲解了培训收获。施琴首先讲到,从就业角度来看,会计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改革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融合课程的开发——其中会计人才培养转型可从开发数学统计基础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融合课程角度出发。这一方向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思维、在专业领域应用机器学习技术的能力,以及对热门领域能力的深层次理解。施琴还以大数据会计、大数据审计、大数据与智能财务决策三门课程为例讲了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思路,以达成突破学科边界、帮助学生理解宏观环境、财务理论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分析模型的目的,促进学生持续学习。

施琴作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分享

教师阮秋玲针对《会计大数据基础》相关课程教学与改革进行了分享,详细介绍了具体课程实施、模拟实训安排、案例设计,并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智能会计+)本科课程体系为例,结合大数据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讲解了未来课程改革方向。在大数据模型迅速发展的当下,会计信息的呈现、获取和使用方式、会计信息的多元性、准确性以及业财融合性都有了更多改变,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大数据思维的培养、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调整。

阮秋玲介绍《会计大数据基础》

教师李晓洁向与会教师交流了她自参加《RPA审计机器人》课程高级实习培训以来的心得。李晓洁讲到,在新教育格局的背景下,要想解决大数据审计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的审计+计算机“两张皮”的问题,就要从问题场景分析、明确问题、设计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将之转化为计算机专业表达、程序开发实现这几个步骤出发,实现跨专业融通。她指出,以《RPA审计机器人》课程为例,在课程教育理念上,要设计数据标准和技术开发路线;在教学方法上增加技术原理(底层实现逻辑)的讲授;在课程建设上,以证促学、以赛促学。

李晓洁交流培训心得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不仅要在姿态方面迎接未来、在态度层面正视未来、在认知层面读懂未来,更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习惯。会计学院将不断深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促进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改变,从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改革创新模式。

会计学院: 史天玥

摄影:史天玥

初审:常莹

复审:叶琴

终审:陈茜

2023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