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2月第4期,ISSN:2095-6401
摘要: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科学地评价,对当前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民办高校课程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形成性评价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并提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考核方式
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发挥以考核促教学的重要作用,是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网络教学平台是“互联网+”时代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阵地,为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发展,但是,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停留在“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考核阶段。
一、当前民办高校课程考核存在问题分析
1、考核功能发挥不充分
检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应该作为民办高校课程考核的目的。但是,民办高校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课程考核的功能过弱,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课程考核作为整个教学的最终环节,仅仅被作为一门课程结束的手段,没有充分使用这一手段对学生进行考核诊断。因此这种考核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进而导致教育的主体诉求被忽视。
2、考核形式缺少多元化与灵活性
教学效果的提高、学风建设的促进,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目前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考试与考查两种,考核形式缺少多元化,口试、演示、机试等形式相对较少。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与考查,多以教材上识记性题目、教师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这种以教师“言传身教”及书本知识简单回放的考核方式,一方面导致学生不思进取,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不能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
3、期末考核比重大,平时考核比重小且评定随意
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成绩主要由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考核主要以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本学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内容与往年考核内容大同小异,总体而言,难度较低,占最终成绩的70%-90%左右。平时考核成绩主要来源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发言等,其占最终成绩的10%-30%左右。但是,对于平时成绩的构成与计分办法,教师可以自行决定,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大部分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多关注平时作业,此外能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的形成性考核几乎没有。这容易导致自控力差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采用临时抱佛脚、搞突击战术应对期末考试,虽通过了考试,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2]。
4、重成绩、轻总结分析
目前,在很多民办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课程期末考核结束后,学生只等待课程成绩的公布,而对于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未能答上的难题、答错的题等不再理会。这是因为在他们眼中,分数已经决定了一切。对于课程成绩分析方面,由于批改试卷、统计成绩等工作的要求时间比较紧,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了事,很少认真地分析学生作答情况所反映出来的课程知识掌握程度,以判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试卷命题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为课程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因此,也就不能发挥课程考核对于教学的反馈作用。
二、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从课前、课堂、课后等环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以“形成性考核结合终结性考核、线上考核结合线下考核、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评价、学期考核结合先行课程考核”的四结合原则,从网络教学平台的角度,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1、形成性考核结合终结性考核
民办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与实际情况,多样化课程考核方式。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开卷考查、口试、演示、操作、机试、作品评价、撰写课程论文、调查报告、项目实训、职业素养测试、社会调查、参考阅读等),在一个学期里自由安排考核时间,使课程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增大形成性考核的力度,降低终结性考核所占比例,将学生的学习重心转移到平时学习上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对于专业应用类、实践类课程,形成性考核所占比例甚至可以高于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任课教师应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形成性考核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手机签到、在线讨论、课程访问、课堂互动、在线作业、在线考试等。手机签到统计的出勤率的高低与学生的课堂所学一定程度上不成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课程成绩的影响因子,仅作为平时成绩的减分项[3]。
2、线上考核结合线下考核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教与学的公共交流平台,同时也使课程考核的信息化得以快速方便地实现。因此参与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课程,应该线上考核结合线下考核进行课程的考核。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里进行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包括参与在线讨论、完成在线作业与测试、观看教学视频等,通过平台的学生学习统计功能可以对学生在平台里的学习做出综合、客观的评价;学生在教学平台之外的课堂表现、考试等则是线下考核的内容,其中课堂表现主要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课堂讨论发言、课业展示等,线下考核部分要求教师详细记载学生的每部分成绩,综合得出线下考核成绩。线上考核结合线下考核,有助于督促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课程学习,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3、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评价
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监控者,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评价、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把评价结果积极反作用到教学改进中,发挥评价对教师“教”的改进与学生“学”的促进。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的考试或者在线作业的主观题部分,由教师评阅,或教师指定小组长评阅、学生互评;除主观题外的部分由平台自动评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演示、作品评价等,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同时也为教师提供“真实性”的教学反馈。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在评价过程中促使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结果与终结性评价结果应分别给予呈现报告,可与考试成绩相结合,也可仅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分析与汇总。
4、学期考核结合先行课程考核
很多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学习都需要相应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或者普通基础理论)作为依托,同时基础课的理论也在专业课中得以应用。因此,为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先行课程的考核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考核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也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以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课程考核方式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落地的重要一环,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教师参与考核方式改革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与学校和教师本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课程考核方式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1、做好宣传工作
任何工作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领导层的支持,否则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困难重重。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因工作量的增大教师可能会有抵触情绪、敷衍了事等情况出现,这都需要学校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处理,采用调查访问、面谈等渠道积极与教师们沟通,统一思想战线,确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毋庸置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是课程方式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以科研为导向,校本教研、教科研相结合,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也为课程方式的改革进程保证师资力量,同时促进教师早日成为适合社会发展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3、组织有效培训
充分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掌握平台的使用方法,强调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先决条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培训,使教师能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工作,方便快捷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同时,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4、建立教学督导机构
民办高校建立教学督导机构,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收集教学信息为手段,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上和线下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程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估,利用信息化技术及时客观地向教学管理部门、教与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问题等信息,同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课程方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需要在教学督导机构的督导下持续进行,让教学工作始终保持一种质量和效率的上升状态。
5、完善激励方案
为有效实施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离不开对教师的激励,设置适当、合理的物质激励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在网络教学平台里,结合教师的教学相关工作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呈阶梯状分布的奖励标准,使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相应的奖励。同时公开激励的内容,有助于教师主动将外部激励转化成内在激励、物质激励转换成精神激励,以产生更好的效果[4]。
四、结束语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一个出发点,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工作的能动性,积极改革课程考核中的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金凤,赖润资,冯彩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考核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8):65-66.
[2] 吴雷,时晓晖,郝桂岩.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改革探究——以沈阳城市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7(11):119-121.
[3] 赵婧如.高校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09):91-92+97.
[4] 陈燕. T学院SPOC平台教师教学绩效考核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